忍者ブログ
Girls in Wonderland

Indica - Valoissa (2008)


Vanilla Ninja - Blue Tattoo (2005)


Two Of A Kind - ST (2007)


Inja - Erased (2007)


Linda Bengtzing - Vild & Galen (2008)


Agnes - When The Night Falls (2006)


Gåte - Iselilja (2004)


Kari Rueslatten - Other Peoples Stories (2005)


Cara Dillon - Hill Of The Thieves (2008)


Anneke - Pure Air (2009)


Hydrogyn - Bombshell (2006)


Codigo Eterno - ST (2008)


Meldrum - Blowin' Up The Machine (2007)


Aloha From Hell - No More Days To Waste (2009)


Liv Kristine - Enter My Religion (2006)


Ranetki - ST (2006)


LaFee - Ring Frei (2009)


Triinu - Now And Forever (2008)


Seo Moon Tak - Now Here (2003)


Crucified Barbara - Til Death Do Us Party (2009)


Hysterica - Metal War (2009)


Gallhammer - Ill Innocence (2008)


Lisa Miskovsky - ST (2001)


Hanging Doll - Reason & Madness (2009)


Kingfisher Sky - Hallway of Dreams (2007)


Nina & Kim - ST (2001)


陰陽座 - 鳳翼麟瞳 (2003)

Profile
HN:
Randy Liong
年齢:
41
性別:
男性
誕生日:
1982/09/28
職業:
Drummer
趣味:
80 is Life
Calendar
03 2024/04 05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Now Playing
林海峰 - Yes, I do! (2009)


My Fav Books

1.Naomi Klein - The Shock Doctrine: The Rise of Disaster Capitalism (2007)


2.Fareed Zakaria - The Post American World (2008)


3. Andrew Hoberek - The Twilight of the Middle Class: Post-World War II American Fiction and White-Collar Work (2005)


4.Paul Krugman - The Return of Depression Economics and the Crisis of 2008 (2008)


5.Thomas L. Friedman - Hot, Flat, and Crowded: Why We Need a Green Revolution, and How It Can Renew America (2008)


6.Noam Chomsky - Media Control: The Spectacular Achievements of Propaganda (2003)


7.Stephen King - Hearts In Atlantis (1999)


8.Frederick Taylor- The Berlin Wall: A World Divided,1961-1989 (2007)


9.Donald S. Passman - All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Music Business (2006)


10.David Kusek - The Future of Music: Manifesto for the Digital Music Revolution (2008)
New Comment
[11/05 J翼兒]
[08/25 Randy]
[08/14 メガネy太郎]
[08/01 お知らせ]
[06/29 アフロ++]
Search Blog
P R
90's vision will revisit so soon.
ADMIN | ENTRY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今個禮拜既金句.正.

就正如葉sir所講,呢句金句適用於大小場所任何場合所有年齡...總之,人地叫你做野,又或者人地問埋D問題你好難答想拖下時間諗答覆既時候,最0岩就係一句

"...咁你有冇D咩好既提議呀?"

講完呢句即刻全場收皮(靜哂).呢句野當年霑叔都有教咖!("銷魂,我怕怕囉"同"寃孽,我點算好",你唔係未睇過下嘩?)


"89六四當年,我都只不過係7歲,但我都知咩野係叫事實,咩野係叫無恥.當年鄭耀棠都有份遣責中央既行為係野蠻,不可理喻,咁係咪鄭生都應該要清算埋一份?支聯會當年帶錢上去,係將香港人既捐款帶上去支援一班絕食既學生,當年無論政界,演藝界,工商界都蜂擁而出大力捐助,如果咁講,令到呢個民運變質---我地當年有份遊行既人,都可以算埋一份啦喎?"
89年民運期間,當年佐丹奴印製"問候"李鵬之T shirt
 
"謝志峰當年係亞記駐北京報導,相信無人會對佢講既說話有異議,但果位肥仔就依然唔X信,仲可以令一向謙謙君子既謝生都可以忍唔住發火,你都真係好撚掂."

我只想同你條撚樣講:你唔撚配做香港人呀.

延伸閱讀:
絕對的權力令人絕對的腐敗 by 葉Sir (葉一知) (好文章!!!)
六四事年Wikipedia
六四回顧 by 狩獵極右

呵,估唔到Milk居然會有呢篇野出...

嗱,各位巴打,真係有辦你睇,Breaking the law先至係真理,跟住香港果一套行就真係注定一世為錢幣做奴隸,雖然出自我最乞人憎既曹仁超口中係非常唔鋸,但佢真係telling the truth,唔到你唔信(順)

所以,點解我咁鐘意80's thrash就係咁解.呢D先係rebel精神.

"唔順超,咪打過囉!屌!"

(不過,佢地呢班中間陷家鏟既高地價政策,仲可以run幾耐?香港就係冇工業,冇生產,只有房地產金融,所以主體經濟極受外圍因素影響,永遠都係睇外邊頭黎做人...咁樣食老本法,香港唔使幾耐,就會好快收皮,情況仲會衰過日本同而家美國.)

"註定被吃的一代?"


文章來源: 遼國峰子

與曹仁超對話
來源:《milk》雜誌 #406 2009年4月30日

M:你在1948年出生,又是一個BABY BOOMER(戰後嬰兒潮)的受訪者了。

C:以中國人來說,我差不多算是最早的BABY BOOMER。在四八、四九年左右,國共內戰已到尾聲,爺爺支持共產黨,將資金搬回上海,而那時候我老竇(爸爸)在香港做生意,她到上海娶了我媽媽便回香港,我在上海出生的。五○年左右,大陸「抗美援朝」,而當時我們家族主要做煙草代理生意,抗美援朝將我們由「愛國份子」變成「黑五類」;加上當時聯合國宣佈對中國禁運,煙草到港後未能運去內地,再死兩錢!

此舉對我們是雙重打擊,爺爺覺得勢色唔對,便叫媽媽帶我到香港避難三個月,於是我在三歲來香港,那才第一次見到爸爸,也不懂叫「老竇」。老竇為了氹我叫他,帶我到告羅士打大酒店(即現在的LANDMARK置地廣場)聽演奏食西餅,那時代食西餅是很「得人驚」的事情,還有食呂宋芒、上山頂…幾乎所有香港最高級的享受,都由老竇帶我去試過。他最初以為我只在香港留三個月,所以花了很多錢氹我,第一年大約花了五千港紙,大約是現在五十萬元購買力吧。後來發現我們回不了大陸,加上生意一落千丈,老竇開始酗酒,後來爆血管,再之後便過身了。我懂事時,家裡便開始變得貧窮,你可以想像我的六十年代,什麼穿膠花、油公仔、剪線頭、跟車送可樂等我都做過。

M:這種貧窮背景對你有很大影響呢。

C:坦白講,我小時不知道自己貧窮的,身邊所有小朋友都一樣,我常以為「冇飯食」先算窮,我有飯開又怎叫做窮呢?其實老竇留下小量積蓄給我們,媽媽亦很小心運用,所以我從未試過冇飯開,真正貧窮的日子不算很長。

M:那麼你從那時開始有窮的感覺?

C:現在回看,是因為太多朋友話我窮,我才知道自己窮。我認為問題在六三年老竇過身之後,他的朋友一而再地告訴我,其實我很窮。以前我常到茶樓飲茶,去食西餅,但現在不能,為什麼呢?我發現別人家裡有雪櫃、電視機,為什麼我家冇呢?因為冇錢,爸爸的朋友告訴我,因為我死老竇,很窮。窮的感覺是他們告訴我的,I WAS TOLD。最令我感受到的,是別人對窮人的歧視眼光,甚至不准許自己的女兒和我玩,怕她愛上我這個窮鬼。

M:那時代找工作容易嗎?

C:也不容易的,可以講,每個時代都有其艱難。在六十年代,找一份工作要有舖頭擔保,人浮於事,找工作並不容易,不是想做就有工作的。我在六七年中學畢業,暴動之後更難找工作,那時有工廠便做,冇就去穿膠花釘珠仔,住板間房、有飯食便行。反而我覺得現在要找工作的話一定找到,不過你們較揀擇而已。(M:以前你們的目標是搵食,現在我們的目標是發達嘛!)對啊!我曾經寫過:我們那時是搵食艱難、發達容易;現在社會是搵食容易、發達艱難。

M:現在越來越多人醉心投機,我不認為那是投資,而越來越少人工作生產,你認為這樣的社會沒有問題嗎?

C:我認為社會是圓形的,例如美國戰後四九年大衰退,有工做便很開心了;到五十年代開始興旺;到六十年代美國進入所謂繁榮期,有飯食有屋住,有安定的工作,連汽車都有,但看不到前路,所以到六十年代後期出現胡士托、頹廢派、吸毒問題等,直到八十年代初期,是美國迷失的二十年。(M:那香港的情況呢?)香港的五、六十甚至七十年代類似美國戰後,是貧窮時期,大陸不斷有廉價勞工湧入搶飯碗,老闆絕不會加你人工,窮人永遠是窮人,只有寄望下一代受教育,能夠成為香港的中產階級改善生活;(M:現在的香港類似美國的七、八十年代?)對,香港在八、九十年代至現在經歷了三十年的繁榮期,我們受過教育、有學問,而班鬼子佬(外國人)一步步撤離香港,我們對上沒有CEILING,我們REPLACE了他們的位置兼夾享受了香港的全盛時期,我們由貧窮階級進入中產階級,叻一點的更能發達!

M:那我們這一代後生的又如何?

C:但問題是,當這班人坐上中產階級的位置之後,後來的一批如何上位呢?現在你們上來,已經有我們百幾萬中產階級坐晒位,我們不會讓你們上來的!這情況類似七十年代的美國,而到八十年代後期上位的都不是中產階級,講的是INNOVATION、互聯網,二千年講的是INTERNET世代、X GENERATION。不過香港沒有X GENERATION,香港社群只得幾百萬人,如何建立互聯網呢?美國有數以億計的人口,因此能建立互聯網。

M:對啊!有年輕人投訴上一代霸著位置不讓年輕人上位呢!

C:點解我要讓個位出來?!對不對?我這個位置月入十幾萬,坐得好舒服,點解要我走啫?!我不單只不走,更專登不讓你上來!因為我沒有責任讓你上來的,這個位坐得我好舒服嘛!

M:你們那代人掌握了成功的方程式,上了位後便不斷重複流水作業,結果令到很多產業發展停滯不前呢。

C:對啊!日本也一樣!九○年代到現在都是,上一代霸著位置,死都唔改,硬係不讓你上來,所以有「望窗一族」,不過我見到日本開始有所改變了。(M:我又看不到香港年輕人凝聚了什麼力量出來呢。)所以我常說東方人有「奴性」問題,上一代人阻著,為何不反抗呢?另找商機呢?美國新一代找到互聯網、SOFT WARE、3-G、BIO-TECH等我們不懂的產業,打低美國既有的中產。當然,這班人又重複我們所做的,霸著位置,壟斷,不讓後來的上位,KILL YOU WHEN YOU ARE BABY!互聯網開始出現霸主時代,類似美國六、七十年代,我相信下一代又要用十多二十年時間去抗爭了。

M:如果我們這一代人沒有或者未能去抗爭,你會否認為是因為我們渣斗?

C:對!為何我們可以隊冧班鬼子佬取代他們,而你們不隊冧我們呢?(M:渣斗之處在那裡?)唔敢隊冧我地囉!我在七二、七三年已經在《明報》寫文章:「鬼子佬滾回老家去!」因為將來是我們的,JARDINE?WHO ARE YOU?WHEELOCK?WHAT'S YOUR NAME?HUTCHISON?乞人憎呀!我在七十年代已經預言三行時代結束,十大地產商時代來臨,我們要做HERCULES(神話中的大力士),只要讓我們雙腳著地,連地球都能抬得起!所以我們兩腳著「地」,利用香港的房地產,就可以隊冧班鬼子佬!那年代讀大學的精英,畢業時便曉得「GOOD MORNING!SIR!」、「YOUR MOST OBEDIENT!SIR!」,六十年代大部份精英最大理想是守規矩做公務員,但最後被我們這班反斗星打低晒!我們這班不服從的,有錢便買地、冇錢的買地產股,最後成為贏家,身家比他們多得很呢!我們憑著香港的房地產撈了一大筆,叻的就像李嘉誠,而這遊戲自七十年代玩到一九九七年,然後再冇新的地產企業出現,亦不能再以房地產創造明天了。

M:你所講的利用房地產的HERCULES,不單只隊冧班鬼子佬,仲隊冧埋我們這班下一代喎!因為你們碌卡碌埋我們那張啊!

C:不是你們,是四代人。第一,我們冇樓的上一代;第二,我們這一代冇樓的;第三,下一代冇樓的;還有大陸出來冇樓的。所以有四代人做我們的奴隸嘛!我們一代人搵了你們四代人的錢嘛!(M:呀~Orz…)做乜你們這代人咁蠢,仲被我們呃!一出身便整個龜殼你孭,爬下爬下,你做乜孭個龜殼呢?(M:呀~Orz…)「孭個龜殼做蝸牛」是我們SET出來的RULES嘛!點解一定要遵守我們的RULES呢?

M:即是說我們自小接受你們的教育,要尊師重道、便宜莫貪、沒有不勞而獲、要守規矩,然後一出社會便上了你們的當呢。

C:對啊!要不是哪裡來四代人養我們一代呢?有些學校提倡什麼知識博大、性格優雅,講出來堂而皇之,但對出來社會做事可能沒什麼幫助。我可以教你的,不是你的人格會否優雅,而是「如何在不犯法的情況之下發財」,這其實是大學應該提供的教育,但這些都不能公開,說出來便會被責罵為「衰人」。欺負弱小,我每日都做:回家食飯,食魚、牛、豬…這個世界永遠都是有智慧的動物食冇智慧的,「死蠢」就當然被人吃掉,但是,這些都不能寫進我的投資日記嘛。(M:你們那一代人講一套做一套,還教我們做隻死蠢的豬呢!我們徹底地被整了!)作為農莊的主人,WHY SHOULD I TEACH THE PIG TO SING?冇理由教隻豬去唱歌㗎!只要你們聽教聽話、乖乖地做豬仔,那我就有豬肉吃了!對不對?聰明的人要THINK OUTSIDE THE BOX嘛!要超越上一代,就不要一味聽教聽話,永遠成為上一代的COPY。

M:今時今日在香港可以不買樓不買股票嗎?

C:你也可以去上海玩嘛~到了大陸的時候,你在社會上層,九七年後在大陸面對的環境,就類似我們在七十年代面對著你們。這個世界一定會有上層與下層,你在上層便成為既得利益者,唔好運在下層的話,你便是被剝削那班。這世上無論什麼制度都有剝削者和被剝削者,我們這一代人是剝削者,而你們是被剝削者嘛!就算是我比你勤力工作,我的財富最多比你多一個開,何解現在我的身家比你多十個、一百個開呢?因為我在剝削你嘛!你不知道嗎?我八元買匯豐銀行股票然後一百六十元賣給了你嘛!我們這一代人的成就建基於你們身上嘛!

M:你對年輕人有什麼建議呢?

C:年輕人不反叛就冇資格做年輕人,我主張年輕人反叛的,但要知道這世界不是你玩晒,所以要PLAY ACCORDING TO THE LAW,要在法律框框裡面造反,最多被人家話不道德,但要做法律容許之下的事,即是做一個「合法而不道德的人」!你們有兩個方法。第一,就好像我們在六十、七十年代覺得唔服氣,「點解要去GOOD MORNING!SIR!」?於是我們就去玩一瓣鬼子佬不懂的,去炒地皮,最後會德豐(WHEELOCK)、和記(HUTCHISON)、怡和 (JARDINE)都輸了。你們為何不去玩一瓣我們不懂的?沒理由去葡京搵何鴻燊玩嘛!每一代人都要找突破點去隊冧上一代,你們這一代人連找破綻都不去想不去做,又如何突破呢?我們很多人的死穴是「恐共」,我們身光頸靚,不夠膽去大陸玩,而你們身無分文就應該去闖,這是第二個方法─將我們成功的方法拿去另一地方玩。今時今日的香港人一定要學懂兩件事:第一,ASSET ALLOCATION,資產配置;其次是STOCK PICKING,即揀股票。

M:我們在香港一定冇得玩嗎?

C:你們在香港一定唔夠我們玩,第一,遊戲規則是我們SET的;第二,我們在香港搵老襯搵了幾十年,財雄勢大;還有,「喂~阿曾、阿任,點睇呀?搞搞佢啦~整個勾地政策啦~」阿曾與我們是同一輩的,大家碌地沙玩大,我一個講唔掂,十個如何,我們是一群人,不單只這一群,連官都是自己人,都是同一代,都有共同語言的嘛!WE ACT THE SAME,WE THINK THE SAME!有默契的,我們信奉同樣的價值,「嘩~冒牌BEATLES來港!」便一窩蜂湧去聽了,我們都是聽THE BEATLES長大的一代嘛。

M:房地產一日在你們手中,一日都仍然由你們話事呢。

C:沒錯,房地產不跌,你們又如何上位呢?你們賺埋賺埋的錢只得三個選擇:第一個選擇─買樓,一炮過,供一世,條命賣給我們;第二個選擇─租樓,凌遲,每個月割一塊肉;第三個選擇─瞓街。你們跑不掉的,甫進入這個系統,就不斷被我們吸水,我們是SUCKER,大概由十個傻佬供養我們一個,所以我們必定很肥的,所以我們飲得起十多萬一瓶的紅酒,因為PAID BY YOU,NOT PAID BY US嘛!香港被我們DOMINATE,不單只房地產,是所有的都被我們控制了。

M:你們這班人的價值觀是「錢就是一切」,你覺得這是正確的。

C:炒樓炒股票有什麼問題呢?(M:全港市民都炒樓炒股票也沒有問題?)你們不炒樓炒股票,誰來接我們的貴價貨呢?我們的貨大部份在七、八十年代建立,在九十年代派給你們嘛!所以見你們在九七年接樓的時候,我覺得你們是傻佬,我們從每呎一百元炒至一萬元,炒了一百個開還接貨?!就算每呎四千元去接貨都是傻佬,每呎四千元都賺你四十個開!我太太說,我什麼都沒有,只是有錢;而你們什麼都有,只是沒有錢!我一直相信「錢就是一切」,但這一兩年開始覺得不是了。(M:為什麼呢?)有時都唔知賺咁多做乜,以我太太的理論講:第一粒鑽石就話嚇親我;第二粒鑽石,略有驚喜;第三粒,你應酬我嗎?第四粒,我覺得討厭;到第五粒鑽石,喂,搞搞新意思吧。現在班有錢已經多錢到癲癲地亂花錢了。(M:那就不要賺太多,漏一兩粒鑽石可給我們吧!)幹嗎要給你?而且這可不是我一個人決定,是一組人的決定。

http://paulymh.xanga.com/699777978//

1.我每日上學,不用像柬埔寨的小孩子一樣,每日都要冒著踏中地雷的風險,幸運的話一爆即死,不幸的話殘廢終身;

2. 我每日在學校,不用擔心學校是像中國山區隨時倒榻的危樓,還有水有電;

3.我不用像智利的新自由主義下的教育制度下的學生,有錢人的後代就是上等學生,沒錢的就只能讀三流學校,就算是有錢仔也在香港制度下有平等待遇;

4.我乘火車時不用像被私有化了的英國鐵路一樣,在市場原教旨盲目背誦私有化就會帶來效率下,忍受日益差劣的服務和擔心越來越多的火車事故;

5.我不用擔心像法國一樣,在食水私有化下,水費暴升,服務卻每下越況,或是像坦桑尼亞一樣,有錢有水喝,沒錢等渴死。

6.我每日出門,不用像伊拉克人一樣,要擔心美軍的僱佣兵黑水公司合法地被無端射殺,或是妻女姊妹被他們姦殺。

7.我在成長時,不用像非洲內戰的國家一樣,擔心被人抓去當童兵,被強迫吸食毒品來增強殺人效率。

你日常的每分每秒所發生的事,對不少其他國家的人民來說,已經是十分神奇的事了。
 


"Resign, or go commit suicide."

-SEN. CHARLES GRASSLEY,suggesting AIG executives follow "the Japanese model" of accepting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company's failure
"人工高不是問題,問題是支了那麼多人工,但就完全辦不了事之餘還要壞大事。換著我是老闆,第一個出手炒人。 一年省數千萬都話好少,無用;咁我哋小市民一年買三百六十五個包仔都只是六百零七百元,更加杯水車薪,幫個屁。
兩蚊個波羅油可以救市,但減千萬人工反而無用,香港的高官,你吹佢唔漲。總之,你(市民)吃包,我(官員)食鮑。"

----引用自"刁民日記"中"減薪推動菠蘿包經濟"中某讀者對日前曾俊華之回應


正,真係正.一直以來其實好多文章,好多學者都批評香港官員人工超高,甚於英美澳紐,但做事效率就反而係眾多地區最差(撇除貪污地方).

香港地,柒就係柒.

Cover Story: How To Save Your Newspaper

"時代"不同地區的版本在內容傳統上是基本一樣的,除非是有非常特別的專題.而今期的封面標題卻是跟歐亞版本完全不同,也深深的吸引了我:"如何拯救你(地區)的報紙."

這個題目,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topic.報紙的面世,若要追溯歷史,已經耐得不曉得在何時何月何日"出土";而曾幾何時,報紙,是一門非常可觀的行業,以70年代初最為蓬勃,你看看不論是老牌子的"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等等,憑藉他們高質素的訪問,專欄;到一些突發新聞及獨家新聞的準確性及真實性等,這一切一切都成為了他們在那時築起了自己新聞帝國不可或缺的成功基石.

但可惜時移勢易,隨著互聯網發展一日千里,電子新聞已經是現代21世紀日常生活一部份,在網上看到的,或許比你買一份報紙還要多.而這些,跟一份報紙的質量如何,根本扯不上關係.正是因為如此,新聞業才會一落千仗,甚至可以說是"危在旦夕".

而碰巧在香港,李先知在2月10號明報的一篇文章清楚地說明現今新聞業的苦況.原本我是想再此加插自己個人觀點,不過看畢李先生的文筆,覺得他已經要說出我想說的要點了(而且他的文章絕對比我好幾百倍),我想,我還是不要獻醜好了!


衰退科技夾擊 新聞業恐變公益事業
李先知

未知大家近月來有否留意香港報章差不多毫無例外地薄了很多。有些已由去年初每天動輒出版三四十張紙,降至近日的十來張。有些更慘不忍睹,十張都不到。由於一份報章每天的內容基本上都是穩定的,因此每份報章的出紙數目,其實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廣告量的變化。由於香港絕大部分的媒體都是商營的,亦即要靠廣告及賣報紙的收入來維持,因此出紙多寡絕對可說是整個行業的盛衰寒暑表。就在此時,英國路透社新聞學院發表了一份「十分悲情」的新聞行業狀研究報告,包括建議政府要給予媒體稅務優惠,以及讓慈善基金提供協助,從而維持「高質素新聞工作」的生存機會。剎那間,教人深深感受到新聞業好像快要變成公益事業了!

上述研究報告是由專門研究數碼革命的牛津大學講師 Andrew Currah撰寫。儘管調查對象是英國傳媒機構,但由於英國傳媒的作業模式,除了英國廣播公司是靠公帑支持外,其他均要依靠市場運作來經營,因此其結論對包括香港在內的各地獨立媒體也甚具參考價值。

作者花了一年時間,走訪英國逾70家報章及電視台的負責人。他的主要結論是,「主要來自數碼革命的愈來愈大商業壓力,正從根本處衝擊支撐新聞工作的商業營運模式……這會弱化一些新聞機構,進而威脅新聞作業,包括影響其質素,以及令獨立、重事實的新聞愈來愈少。」

年輕人不看報的問題,過去幾十年來一直是報業向前發展所遇到的頭號大問題,因為若失去了讀者,新聞業再沒有可能有廣告收入,其賴以生存的整套經營模式便會徹底崩潰。一旦這個局面出現,哪會有老闆願意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做好新聞。屆時,新聞業理應在行政、立法、司法以外扮演的第四權監察角色,真的不知從何說起。

過往,報業中人一直期望年輕人進入社會工作一段時間後,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從而會迫使他們回到報章的懷抱中去。不過,上述報告指出,「這樣的期待並沒有事實基礎……新聞業出版人可能要面對一個結構性的時代大轉變,因為下一代的消費者將會更依賴數碼互動平台,而隨年歲增加而回流到報業或電視的趨勢將會減弱。」

報告指出,儘管報業主及商業電視台均已努力進軍互聯網,並取得了一些成績,例如英國《衛報》網站所擁有的美國讀者人數已超越了美國本土的《洛杉磯時報》,但不幸的是,沒有人願意為互聯網上的資訊付鈔,因網上資訊是免費的概念早已深入民心,以致新聞從業員正為「如何把網上瀏覽量變現鈔」的問題苦惱不已。

同一時間,互聯網上的搜尋器愈來愈好用,特別是效率正與日俱增,任何人只要輸入關鍵詞,相關的資訊數秒間便可呈現眼前。上述報告指出,如今有多逾七成的新聞網站瀏覽量是來自搜尋器的,因而令後者可以分去新聞網站的大部分收益。這進一步令新聞機構的生存問題難有一個簡單的答案。近月來,全球經濟大滑坡亦令媒體所遇到的問題雪上加霜。
正因如此,如果大家認同獨立、公正的新聞工作是一個自由開放社會的必需品,相信不用多久,大家便要討論上述報告所提出的建議——用公共資源,例如特別的稅務優惠或慈善捐款,去維持新聞業的生存機會了。

這些言論,可能你會當是危言聳聽,又或者根本與你無尤,但我敢肯定,情況再無改善,又或無辦法另覓出路的話,新聞業,真的只會步音樂工業的後塵,就是一沉不起.

最近看了"亞洲週刊"邱立本先生的一篇文章,是關於中國雖然現在國力漸強,但國內的文盲在區內是數一數二的多,跟同區的先進國南韓,日本,甚至台灣等地,都遠遠落後...

以下,引用了邱先生在"亞洲週刊"的原文.

中國要向日本學習什麼?從魯迅到郁達夫,都在日本土壤裏發現靈感的泉源。百年以來,日本成為中國現代化過程中揮之不去的鏡子,不斷在鏡子中看到自己的痛苦。

 
其實所有的留學日本的學生,都看到日本社會的特色,就是全民對學習的重視,對基礎教育的重視。一八六八年明治維新,就投下巨大資源消除文盲,全面提升識字率,從娃娃抓起。日本基礎教育的特色就是要求平等,不管是多麼窮困的地區,都爭取擁有和繁榮都會區一樣的資源。中央政府在這方面極為重視,確保不會因為家貧而使學齡兒童失學。偏遠地區的學生,從北海道到沖繩,都會有說東京口音的小學老師,保證學生的「國語」標準。

 
但這項日本現代化的傳統,卻映照出今日中國的悲哀。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卻是面對基礎教育崩壞。一九七七年文革結束後第二年,中國迎向教育改革的狂喜,恢復高考,走出四人幫泛政治化的陰影,但卻一步又一步走向基礎教育被遺忘的陰影。教育逐漸被市場化,尤其在全國向「錢」看的氛圍下,越來越多的窮困地區的學子失學,義務教育不能落實,成為中國人胸口的最痛。

 
基礎教育的失敗,其實不僅是貧困的地區,還包括了繁華都市約兩億民工,他們由於沒有城市戶籍,子女都不能進當地的學校,不少就因此失學,或是進去簡陋的民工學校,讓「二等公民」的烙印延伸到下一代。

 
八九十年代香港、台灣和海外華人所發起的「希望工程」,其實就是對中國基礎教育的失望。為何中國的基礎教育還要靠境外的協助?尤其近年中國的外匯儲備逐漸躍居世界前列,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但到了二零零八年,中國的教育經費,只佔中央財政支出的百分之四點四,而日本的教育經費,近十年都是佔百分之八以上。這巨大的落差,難道還不值得全球中國人警惕嗎?

 
事實上,中國現在的教育經費,只相當於日本的一九二五年;中國教育支出佔政府預算的比率,在全球一百五十一個國家中,排名極低,不僅落後於資本主義的發達國家,也落後於社會主義的發展中國家,像古巴、朝鮮等,甚至是落後於很多非洲窮國。

 
基礎教育的崩壞,不僅是道德的問題,也是國力的問題。當中國很多官員都表示關心中日國力比較時,他們為何看不到中國基礎教育失敗的惡果——中國的文盲率估計近人口百分之十,也就是約一點二億人,等於日本的人口。

 
再窮也不能窮孩子。但中國無論在窮困的三十年前,或是在相對富裕的今天,還都是在窮孩子,還是在歧視最無助、最不能爭取自己權益的群體。

 
日本是一個沒有文盲的國家,中國要向日本學習,首先就要從基礎教育開始。

 我還有一個事實需要補充:中國的識字率,雖然在近幾年已經大有改善,但比起同樣發展中的國家如古巴,阿爾巴尼亞,多巴哥及大部份東南亞國家為低,更不要說是跟歐美等地的先進國(及俄羅斯)相提並論了.值得注意的,是近一兩年慘遭貨幣大幅貶值的落後國家津巴布韋,識字率居然亦接近9成,只比中國的90.9%差1%上落.我身為中國人,亦希望國家富強,但國家內部問題千瘡百孔,仍有許多急切需要解決的難題,但近幾年我們所看到的,都是國家領導人不斷的向外擴展,民生問題,差不多完全沒有著墨,或者只是流於空洞.

中國想要在後美國時代領導群雄,還得要加10倍勁...只怕到時,金磚四國中的"C",恐怕會被其他國家取代!


Yesterday my english teacher play the video in lesson for our topic's discussion: Good manners and Bad manners, East meet West.

Interesting topic, and it makes me laugh when the reporter put the chopstick upright into the rice... yeah, it's really like an incense sticks on the grave. HOHOHO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 Charles Dickens, the Author of A Tale of Two Cities
("這個是最好的年代,也是個最壞的年代." - 查理狄更斯,著名英國文學"雙城記"的作者)

2008年,實在是一個轉捩點的關鍵年份.

CNN的節目主持人,曾擔任國際時事權威雜誌Newsweek主篇,在Time週刊選為全球100大最具影響力之知識分子的Fareed Zakaria,一開始就在其今年5月中發表的新作"後美國世界"(The Post American World)引用著名的英國文學學者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一句對白作開頭,似乎,他一早在寫這本書前,就已經充分預測到世界局勢會有極大轉變.

作者指出,在近500年來我們的世界經歷了3次結構性的轉變:第一次是在始於15世紀,在19世紀急速加劇進化的西方世界崛起,諸如科學與技術,商業及資本主義,農業及產業革命,不但孕育了我們現代所知的"現代性"(modernity),更延長了西方世界政治支配列國的優勢;英國,德意志,法國等,都是在第一次轉變中領導群雄.

第二次轉變則是在19世紀末美國的崛起.美國在18世紀中期完結了南北內戰,著實地進行工業化之後,就成為了自羅馬帝國以來最強大的國家,而且還是唯一一個國家在軍事,經濟上可以媲美整個國際組織---國際聯盟.上個世紀的全球經濟,科技,文化及最重要的---理念,大部份都是由美國主導,而近20年,即自20世紀70年代末之主導地位更是超然,是現代史上一個前所未見的景象.

而如今21世紀甫開始,我們在現在所經歷的,是一個全球崛起(The rise of the rest),或簡單一點,稱為"群雄並起"的年代.世界各國不單止在經濟成長率增長驚人,一些以往被標籤為貧窮的代名詞,如印度,巴西等,他們在過去的1,20年之間,尤其是近幾年,差不多每年以接近7-8%的極高比率急速成長;而在高盛在2005年的99號報告中,更預測未來30年內,金磚四國(BRICs,即巴西=B,俄羅斯=R,印度=I及中國=C)的GDP會首次超越G6(六大工業國),股票市場升值達66倍;而且在好些非洲國家如尼日尼亞等,都有4%以上的增長.

在政治,軍事上,我們仍然是身處在單一超強的世界中,但隨著中國的崛起,及俄羅斯在經歷了前蘇聯解體後的不振及接近20年的休養生息,美國也不敢說是佔了絕對優勢;而在產業,金融,文化,教育,社會上,我們正逐步擺脫美國的單一支配,漸漸的形成一個由眾多國家及組織共同界定與監察的"後美國世界",即作在此書要表達的題目.

尤其是在金融海嘯---這個自1929年經濟大衰退(Great Depression)以來最大的經濟危機,美國在國際社會上的領導地位雖然不會一下子消失,但也會漸漸減少甚至淡化.而我們,在身處這個後美國世界裡,會有什麼樣的轉變?

作者會在此書中,一一道中箇中原因,分析,再討論.


"My 2008's best of."

忍者ブログ[PR]
"Randy Liong" WROTE ALL ARTICLES.
PRODUCED BY SHINOBI.JP @ SAMURAI FACTORY INC.